米乐·M6官网登录入口
新京报讯(记者吴淋姝)近日,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审结一起离婚后损害责任纠纷案件。一男子发现含辛茹苦养育十余年的女儿并非自己亲生,将前妻诉至法院,要求赔偿精神损失抚慰金。 11月21日,新京报记者从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了解到,张先生与李女士于2007年相识并自由恋爱,双方在2009年8月登记结婚。2010年1月,李女士生育一女小燕(化名)。2020年6月,二人感情破裂离婚米乐·M6官网登录入口,双方签订协议约定小燕由张先生抚养,李女士每月付1800元抚养费直至女儿18周岁。 随着小燕一天天长大米乐·M6官网登录入口,张先生发现其容貌、性格都与自己相差较大,遂委托鉴定机构对亲子关系进行检验,结果显示:排除张先生为小燕的生物学父亲。李女士对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及结果表示认可。 张先生遂诉至法院,要求前妻李女士赔偿经济损失及精神抚慰金。庭审中米乐·M6官网登录入口,张先生主张自己离婚后一直抚养小燕,李女士除了给孩子零花钱之外并未给过抚养费。李女士辩称自己每月向张先生父母转账,用于女儿日常生活花销。双方向法院提交微信聊天记录、转账记录等凭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规定,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昌平法院经审理认为,李女士婚恋期间与他人发生关系,对于怀孕生育子女非张先生所亲生的风险应有一定预知,不但违背善良风俗,客观上还发生了孩子非张先生亲生的事实米乐·M6官网登录入口,李女士对此有过错,侵害了张先生亲权、人格尊严等人身、财产权利,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关于张先生主张的经济损失,法院综合考虑张先生抚养孩子情况、双方工作情况及收入水平、孩子生活及学习情况等因素,并参照北京市城镇居民人均年消费性支出的标准,酌定李女士赔偿张先生经济损失30万元。 张先生得知所抚养的女儿并非自己亲生时,精神、身心遭受打击,法院综合考虑李女士的过错程度、经济能力、本地的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酌定李女士赔偿张先生精神抚慰金7万元。 最终,法院判决李女士赔偿张先生经济损失30万元及精神抚慰金7万元。目前,该案已生效。 法官认为,若一方违背夫妻间的忠诚义务米乐·M6官网登录入口,主观上存在过错,且客观上构成对另一方配偶权的侵犯,使对方蒙受物质、精神上的双重损害,同时侵权行为和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那么无过错方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本案中,被告明知子女非原告亲生,却故意隐瞒实情,致使原告一直承担抚养义务,误将子女视为亲生子女予以抚养,并倾注了大量的情感和精力。被告的行为构成欺诈性抚养侵权行为,严重地侵害了无抚养义务一方的人格尊严等人格权利,致使原告遭受了经济上的损失和精神上的损害,因此可以要求有抚养义务的被告支付原告经济损失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 “让过错方因其损害行为受到惩罚,使无过错方被损害的权利得到补偿和救济,这既是维护家庭成员合法权益的需要,也是对违反夫妻间相互忠诚义务行为的惩罚和预防,更是促进形成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的需要。”法官表示。编辑 杨海 校对李立军
结合蚂蚁集团自身的探索,井贤栋认为,AI让服务业迎来大规模个性化的时代。“生成式人工智能,基于对自然语言的掌握,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的意图,并生成个性化的供给,以智能化的方式交付给用户,从而实现端到端、全生命周期的个性化体验。数字化解决了服务的连接和触达问题,而智能化在此基础上,可以实现个性化服务的迭代升级,服务业数字化是智能化的序章。”
“首先,以善治促善智,推动AI向善而行,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参与,协同治理。”井贤栋认为,政府方面制定政策法规、完善监督体系,推动全球合作。企业要恪守科技伦理,保护好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同时要负责任地推进技术创新。他同时呼吁社会的共同参与,形成对AI向善而行的共识,并通过公众教育提升全民AI素养,以更好地应对AI挑战。
井贤栋表示,善治之外也需要善技的力量。新技术带来的问题,往往要用更新的技术和理念来解决,行业中已经有了很多这样的探索。比如,AI发展中的数据隐私问题,可以通过政策法规和密态计算技术解决;算法偏见问题,依靠监督微调和强化学习去实现价值对齐;深度伪造问题,多模态AIGC检测算法和大模型攻防测评来处理。
“家里有老年人的一定要谨慎!”拆开快递,打开档案袋米乐·M6官网登录入口,映入眼帘的是一份有些山寨的“红头”文件。上班族王嘉莉想都没多想,直接撕碎丢掉了。原本,这份快递是邮寄给60多岁的父亲的,因为父亲时间不凑巧,托她下楼领取快递,骗局才得以“拦截”。在山寨文件中,煞有其事地介绍着所谓“专项扶贫资金”发放的相关规定,还有一个申领二维码。“实在是恶劣、卑劣至极。”王嘉莉暗自庆幸,这份“文件”让自己拆开了,要是有老年人看不太清字体或者理解能力下降,就真有可能上当受骗。
记者看到,这份“文件”抬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文件”,文件主题为“专项扶贫资金发放通知书”。其中介绍了专项扶贫资金发放的背景、形式(由人社部抽取)、金额300万元,以及需要用QQ扫码或者登录“中扶在线”两种途径才能领取。“文件”下方,还加盖了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和“财政部专用章”,署了落款日期。更为恶劣的是,这个项目第二页,附属了一张“专项扶贫资金使用协议书”,其中声明协议一式三份,由财政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及领取人各持一份。
类似“红头”文件既有发给老年人的,也有发给中青年人的。上班族小秦也收到了这份“红头”文件米乐·M6官网登录入口,文件号为“财政部〔2024〕197号”。拿到文件后,他感叹“公章、红头倒像那么回事”,但文件下方要求扫码或登录网站才能领300万元扶贫金,瞬间让他感觉到了高风险。“对于年轻人来说,识别陷阱很容易,如果是我家老人收到了,没准真去扫码了,想想就很恐怖。”
记者调查发现,最近一段时间,收到该“专项扶贫资金”红头文件的,涉及广西、长春、广东、江苏、福建、北京等地的民众。而为了提升对老人等特殊群体的诈骗成功率,在所谓《专项扶贫资金使用协议书》中,第一条内容就特别强调“拿到这笔资金绝对不允许到处宣扬。如若后续检测这笔资金对社会造成争议米乐·M6官网登录入口,将会被全部回笼到国库。”第五条再次强调,“听话照做。遇事三思,学会封嘴。”
采访发现,多人收到的财政部“红头”文件,文件号为“〔2024〕197号”,文件名为《专项扶贫资金发放通知书》。记者登录财政部官方网站首页,信息公开栏目,输入主题、关键词、体裁、文号等多个信息查询,均显示“很抱歉,没有找到和您的查询相匹配的结果。”多次变换关键词进行“高级检索”,仍旧显示出同样结果。在该文件涉及的其他部门官网,同样无法查询到有300万元“专项扶贫资金”向个人发放的信息。
而“红头”文件中声称,这笔扶贫资金是“通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抽取部分人员,采取文件书面通知民众,进行申请。”那么,人社部方面有无这样的文件或者通知呢?记者向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热线12333咨询,工作人员回复说,没有听说有面向个人的“专项扶贫资金”发放项目,之前也有短信诈骗打着人社部发放补助、补贴之类的旗号,需要输入个人信息、银行卡等资料,“基本上是诈骗。”
继续查证名为“中扶在线”的官方服务网址,已显示无法打开。随着调查深入,记者发现此前确有一个“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然而早已更名。2021年3月26日,财政部发布通知,其中提出,“原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更名为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而财政部财政信息公开办公室工作人员也表示,原则上相关资金是不可能向个人直接发放的,而且通过其他网站或渠道申请,更不可信。
“您好,请问是收到邀请函来办理扶贫款项的吗?”点击网址后,聊天框中一名“在线接待员—陈莲”询问。其表示,本次扶贫资金是由财政部下发到民众手中用于改善生活、最终为家人们实现脱贫奔小康的重点扶贫项目。而办理专项扶贫资金需要提供邀请函本人的姓名和电话,以核实是否本人办理。记者随机输入电话和姓名后,对方又表示“正在为您查询核实,请保持在线。”不一会儿,“在线接待员”又要求出示邀请函第一页和身份证正面照。到这一步,即使申请资金的行为不再继续,个人的身份证、电话、姓名等信息也已经泄露。相关案例表明,后续骗子会要求受害人下载不明软件,或受害者转账后又以账号错误、操作失误等各种理由要求继续转账诈骗。
记者又扫码通知书上的二维码,进入名为“红色之心”的聊天频道,其中成员已有261名。频道主页中提醒,要先点击指导员的头像,再点击私信就可办理。该聊天频道被设置为“只读”模式,任何群员都无法互相沟通或者核实信息。粗略统计,仅从8月以来,就有22名收到“文件”的人扫码加入该频道。截至发稿,该频道界面显示“因被多人举报涉及严重违规被永久封禁”。
“从网址域名看,这些网址的服务器都是嫁接在境外的。”网络安全研究专家、北京汉华飞天信安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彭根分析说,之所以不同“专项扶贫资金”文件的网址不同,是因为一方面诈骗者要广撒网,提升诈骗成功率;另一方面,也因狡兔三窟来躲避监管。“即使域名在境外,一旦被相关部门发现,也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屏蔽拦截。”
“以‘红头’或文件通知的形式诈骗的骗术比较常见。”彭根说,这类诈骗域名的注册因为在境外,不需要实名,注册成本低,所以更换网址域名十分频繁,且较难快速找到背后是谁在诈骗。“整个过程不复杂,原理就是广撒网,到处游击,能骗到一个是一个。”他提醒米乐·M6官网登录入口,个人要对“文件类”“政策类”骗局高度警醒,不轻信不轻易扫码不点击陌生链接。
“扫码了吗?如果扫码了,建议去就近的派出所寻求帮助。”北京反诈中心96110热线工作人员表示,只要是要求老人扫码、进会议群等操作,都是有一定诈骗危险的。如果轻易扫码或者点击了陌生链接,抑或下载了不知名软件,被骗风险就会提升。“如果手机被植入了‘病毒’,骗子的后台就会实时监控手机,信息就会泄露造成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