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入口
江西神岭生态观光园的打造离不开修水县的支持。2015年,在修水县委、县政府的牵线下,在外经商的修水人张荣生选择回乡创业。“最开始我还十分担心自己能不能把生态园办起来,但是当地政府给了我很大的底气。”张荣生告诉记者,返乡后,当地政府迅速帮助他对接乡村、协调用地事项、考察生态园建设地址,成功规划出1200亩荒山土坡用于生态园建设。
“我们园区已获批国家3A级旅游景区,每年接待游客人数能达到30余万。园区内不但种植有大量果树,还配备有完善的娱乐项目,能为前来游玩的游客带来全方位的服务。”张荣生告诉记者,经过多年发展,江西神岭生态观光园已成为集产业种植、休闲度假、户外宿营、种植采摘为一体的农业综合体,可以解决当地及周边100多户村民的就业问题,人均每年增收3000多元。
无独有偶,与修水县何市镇火石村高产高效蔬菜种植示范基地对接帮扶的江西万福实业有限公司也是响应修水县乡村振兴号召的公司之一。该公司结合火石村实际情况,创新打造了“提供一条致富信息,解决一笔启动资金,解决一批就业岗位,帮扶一批困难户,落实一个产业发展项目”的“五个一”帮助计划。目前已帮扶建成蔬菜大棚600余亩,每年可解决100多户村民就业问题开云入口,带动当地200余户村民从事蔬菜种植,人均增收3000多元。
近年来,修水县大力倡导创业能手返乡发展,以共赢共兴为导向,协助他们以产业帮扶、就业帮扶、消费帮扶等方式参与乡村振兴。通过畅通反映诉求渠道、协助企业解决问题、推动出台支持配套政策等方式开云入口,主动为回乡创业人士提供项目、信息、政策、融资等方面的服务,有力有效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截至目前,返乡创业能手已为当地帮扶村注入帮扶资金超千万元,带动村民入股合作社886户,提供就业岗位5000余个。(完)
据了解,川藏电力联网工程位于川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在3850米,最高海拔达到4980米,沿线高寒缺氧、地质灾害频发,是“十二五”期间国家支持西藏的重大建设项目。工程通过500千伏输电线路连接四川电网与西藏电网,总投资66.3亿元。工程东起于四川甘孜乡城县开云入口,经巴塘县,至西藏昌都市,全长1521公里。
10年前,国家电网40多家参建单位、2万余名建设者,战胜崇山峻岭、江河阻隔、高原缺氧等,建成了川藏电力联网工程。工程既解决了西藏昌都和四川甘孜南部地区的用电困难,并将金沙江两岸的清洁水电送至成都等负荷中心。“将人工智能技术与高原输电线路巡检相结合开云入口,安装避雷器、在线监测等智能设备1500余套,建立边远深山线路和重点区段‘瞭望哨’,不断提升输电线路巡视、维护和检修工作,确保了输电线路安全运行。”国网四川送变电公司相关负责人称。
10年来,川藏联网工程先后进行了5次重要升级建设,网架结构愈加坚强。2018年,巴塘500千伏变电站升压扩建工程完工,川藏联网工程电压等级由220千伏升至500千伏,实现川藏联网工程与藏中联网工程互联互通,标志着西藏电网迈入超高压时代。2022年,苏洼龙水电站500千伏送出工程建成投运开云入口,西藏境内首座百万千瓦级电站投产发电,金沙江上游清洁能源外送能力大幅提升。2023年,巴塘至澜沧江500千伏线路投运,川藏联网第三通道正式形成。
对于扎拉嘎木吉来说,刚刚过去的一周就像坐过山车一样。他经历了团聚前的紧张、见面时激动的泪水、吃团圆饭时的喜悦和在家乡游玩的舒心。10月底,得知自己DNA比对成功的消息后开云入口,扎拉嘎木吉高兴得半个月都睡不着觉。11月15日下午,离家64年后,扎拉嘎木吉在三个女儿的陪伴下踏上了南京的土地。在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外,他从轮椅上站起来,不停地向大家挥手。
世上最美的风景,就在回家的路上。11月16日一大早,扎拉嘎木吉和三个女儿穿上蒙古袍,在众多爱心志愿者和媒体记者的陪伴下,前往南京市溧水区洪蓝街道旧房甸村姐姐杭巧云的家中。为了迎接弟弟回家,杭巧云和家人提前收拾干净院子,拉起欢迎横幅。她亲手做了很多美食,不仅有弟弟喜欢吃的牛羊肉,还有黄鳝、老鹅、大虾以及自家养的老母鸡和自家种的芦蒿。
刚看到远处弟弟的身影,杭巧云就痛哭流涕。她等这一刻太久了,“我从小是没有妈妈的孩子,爸爸在外面找弟弟一直没有回家,我独自在家哭泣。父亲去世30多年了,他找了一生的儿子回来了。”随后,杭巧云快步向前、蹲在轮椅旁抱住弟弟痛哭。扎拉嘎木吉也从轮椅上站起来,抱着姐姐大哭。他不顾众人的劝阻,坚持要走着回家。在姐姐、姐夫的搀扶下,他走了两三分钟才迈进家门。
1961年,年仅19岁的都贵玛被分配到四子王旗保健站,承担起28名“国家的孩子”的养育任务,扎拉嘎木吉便是都贵玛额吉当时照顾的最后一个娃娃。都贵玛额吉照顾的孩子年龄最大的6岁,最小的不到1岁。在都贵玛额吉的悉心照料下,28个孩子没有一人因病致残,更无一人夭折。她与28个“国家的孩子”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她也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草原最美的额吉”。2019年,都贵玛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
回忆起当年的事情,都贵玛额吉至今记忆犹新。每一个孩子被领养走后,她都特别担心领养家庭的生活条件不好,害怕去了以后受苦。她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27个孩子都被抱走了,最后留下来的就是扎拉嘎木吉,我把他领到自己家里面住了一段时间,帮他找了第一任养父母。他们领养回去以后,扎拉嘎木吉受苦比较厉害,我又把他接到家里面,帮他找到了第二任养父母,他在第二任养父母那儿生活得特别幸福美满。”
“我的养父养母家离额吉家很近,我们这些年来一直来往。”扎拉嘎木吉说,在他成家的时候,都贵玛额吉还送了他一群牛羊,就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扎拉嘎木吉清晰地记得,2002年的积雪特别厚,放羊的时候他从摩托车上掉下来,大腿摔伤,当时没有条件去医院,一直没有治好。都贵玛额吉知道后特别心疼,来家里看望他,还叮嘱他好好养伤。此次回南京前,扎拉嘎木吉特意来到都贵玛额吉家中,告诉她这个好消息。都贵玛额吉还给扎拉嘎木吉包了1000元红包,祝福他寻亲成功。
看到儿子的到来,都贵玛额吉刚准备站起身迎接,扎拉嘎木吉就连忙说:“坐,坐!”随后,他双手托着从南京带回的礼物开云入口,送到了额吉手中。都贵玛额吉开心地接过礼物,不停地说“谢谢”。在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都贵玛额吉说:“感谢南京志愿者和媒体记者对扎拉嘎木吉的照顾,你们跟他一起来四子王旗,我也非常激动。这是很美好的一件事,对于每一位‘国家的孩子’来说,都是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忆。”
都贵玛额吉表示,在她照顾的28位“国家的孩子”里,只有扎拉嘎木吉和布日那找到了自己的根。她希望其余的孩子们也都能够找到自己的家人、朋友,都能够找到自己的根。扎拉嘎木吉也表示,自己找到家并不是终点,只是一个起点,希望更多的“国家的孩子”能够在警方和志愿者的帮助下早日回家团聚。他也通过扬子晚报紫牛新闻发出邀请,“等到春暖花开的时候,欢迎姐姐和南京溧水老家的亲人来四子王旗游玩。”
扎拉嘎木吉能够回家开云入口,也让内蒙古文学杂志社社长助理、呼和浩特市诗词学会主席蒋雨含非常激动,并来南京见证了团聚。蒋雨含认识扎拉嘎木吉,是因为她写了《辽阔大地——一个母亲和她的28个孩子》,以“人民楷模”都贵玛额吉为原型。扎拉嘎木吉是在都贵玛额吉身边生活最久的一个孩子,两人又是邻居开云入口,他们关系很好。蒋雨含说:“这是‘三千孤儿入内蒙’的一个缩影,其中蕴藏着爱国、团结、奉献、牺牲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只要各民族守望相助、紧密团结,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渡不过去的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