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8集团游戏入口
自7月上海崇明东滩候鸟栖息地被扩展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来,崇明分局按照长三角区域警务一体化建设要求,立足深化生态警务,聚焦跨区域严打突出犯罪、强化风险源头管控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以联动江苏启东、海门的崇启海融合警务工作站为载体,牵引三地公安机关毗邻区域联巡、警务处置联勤、协查响应联动,切实守护省际交界区域和谐稳定,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崇明分局牵头建设崇启海融合警务工作站,由崇明、启东、海门三地公安机关共同派员入驻,打造区域警务合作实体化承载平台,构建高效、扁平的运作机制,一体化履行指挥调度、安保执勤、治安联管、案件联侦、生态联防等职责,持续推进横沙岛域立体化综合防控和长兴地区圈层防护体系建设。今年以来,崇明分局通过深化跨区域联打联防措施,实现合作区域报警类、纠纷类警情数“双下降”。
近期,崇明分局针对海永、启隆两地人员向崇明岛域流动频繁、涉三地农村地区矛盾纠纷多发的实际情况,依托崇启海调解一体化发展工作模式,将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三所联动”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向融合警务工作站延伸,积极联合律师、司法、综治等力量驻点开展调解。目前,已成功化解跨区域矛盾纠纷15起,调解成功率达100%。
今年以来,崇明分局围绕“边界平安守护”主题,组织合作区派出所以“砺剑2024”系列专项行动为牵引,加强交界区域治安问题联合摸排分析,定期组织集中清查、设卡临检和集中整治,切实维护区域治安稳定。完善重大刑事案件跨区域协作和同步上案机制,提升跨区域打击效能。定期召开崇启海三地轮值工作例会,确保毗邻联合警力“想到一起、干在一起、融为一体”。
国家开发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赵欢,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党委书记湛东升,中国工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廖林,中国农业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谷澍,中国银行党委副书记张辉,中国建设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张金良,交通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张宝江,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刘建军,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丁向群,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蔡希良,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尹兆君,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玉成,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佑君,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亮等先后发言,结合各自机构参与支持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合作成果和创新实践,围绕更好发挥机构优势,服务国家战略所需,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助力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等谈了想法建议。市领导认真倾听记录,对中央金融机构及其在沪单位长期以来为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表示感谢。
陈吉宁说,当前,上海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擘画,聚焦建设“五个中心”重要使命,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努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充分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新征程上,上海所具备的国家战略优势、改革开放优势、科技创新优势、龙头带动优势,为中央金融机构提供了发展机遇和广阔空间。希望以本次座谈会为契机,在共建国际金融中心、共推高水平改革开放、共育新质生产力上深化对接、携手合作,不断打开新空间、注入新动能,推动中央金融机构和上海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欢迎中央金融机构深度参与金融市场和产品开发,推动金融机构集聚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新业务探索,开展衍生品创新,积极参与再保险“国际板”等金融开放平台,助力上海加快打造人民币资产全球配置中心、风险管理中心。在科技金融、离岸金融、长期资金入市等金融改革试点,对外贸易、国资国企、营商环境等改革事项上携手合作、同题共答,将机构自身改革、首发产品、先进技术放在上海先行先试,推出更多具有首创意义、引领作用的金融改革开放举措、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为上海各领域深化改革提供优质金融服务支持,更好服务企业走出去。抢抓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机遇,发挥综合服务优势,面向代表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具有长期稳定投资价值的优质企业和项目,开发更多针对性的金融产品,丰富投融资工具,扩大科技保险产品供给,更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进一步优化上海金融环境。上海将一如既往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全力抓好高效对接、做好服务保障,确保项目落地落实,助力中央金融机构及其在沪单位实现更好更大发展。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昂在会上介绍,针对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工作,北京市积极推进、多措并举,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首先是加强区域联动,努力使检查检验的互认项目,包括覆盖的机构持续增长。在北京市范围内,对181项检验结果的项目和300项影像的检查结果项目,在质量评价合格的基础上实现医疗机构间互认,互认的项目包括常见的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胸部X光、CT等常规项目,大约覆盖了老百姓就诊时常规检查的70%-80%的比例。
同时,加强了医疗质量的管理。着力推进检验检查同质化程度的提升,积极发挥医学检验质控中心和影像质控中心的作用,建立覆盖市区两级的质控网络,制定下发了一系列的质控标准和方案,通过线上的监测分析和线下的检查指导等多种方式加强质控管理。社会公众可以在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官网便民服务栏目和“京通”小程序健康服务模块中,查询医疗机构的质控结果,方便老百姓在有需求的时候,合理选择相应的医疗机构就诊。
第三,促进线上互认。利用“三医”合力加强信息化建设。2024年,北京市将检查检验结果线上调阅互认工作纳入市政府重点研究调度的医疗、医保、医药“三医”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场景。到2024年底,也就是一个月以后,全市将完成140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线上实现共享调阅互认。今后,将逐步联通至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在内的全市更多医疗机构,助力分级诊疗、上下联动。
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学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法学学部召集人张文显,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黄泰岩出席活动并致辞。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二级大法官贾宇出席活动,并在武汉大学“珞珈讲坛”开展系列巡讲首讲。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王理秋介绍系列巡讲项目情况。武汉大学副校长陆伟主持启动活动,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周叶中主持首讲讲座。
组织开展上海法院实务专家组团式进高校系列巡讲,是上海法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对前期院校合作成果的进一步深化。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法治人才培养上不去,法治领域不能人才辈出,全面依法治国就不可能做好。”去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推动法学院校与法治工作部门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学生实习实训等环节深度衔接”。今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把建设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重要内容,对法治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赋予了人民法院更大的政治责任、法治责任。
据悉,去年两办《意见》实施后,上海法院通过体系化部署、特色化打造、项目化推进,先后与全国24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学术交流、实践教学、互聘互派等10个方面开展深度合作,率先开展以省级高院牵头组织实施的实习法官助理项目,首次面向外埠高校设立第一批10个教授工作站,与高校联合编撰“审判实务系列教材”,开设20余门学期制课程等。
张文显代表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法学学部、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对系列巡讲启动表示祝贺,他指出,法学教育机构和法治实务部门作为法治人才培养的两支重要力量,在新时代能够有更多的更大的作为。期待着法学会、教育部门和实务部门以此次巡讲为契机,在打破高校和社会之间的体制壁垒上共同探索出可行方案,在当下、在未来,携手同频“发声”,双向“发力”,共同推动法学教育与司法实践深度融合,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培养更多德法兼修、知行合一的法治人才。
黄泰岩表示,全面依法治国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离不开高素质法治人才队伍和科学的法治理论支撑,需要法治工作部门、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机构进一步深化协同创新。武汉大学法科教育历经百年,作为战略合作伙伴,武汉大学将充分发挥一流学科优势和人才智库功能,深化与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在理论研究、实务研讨、智库共享、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等多领域战略合作,努力打造院校高水平合作典范,携手共育堪当大任的高素质法治人才,并肩推动法治建设制度创新和理论创新,共同书写法治保障中国式现代化的崭新一页。
王理秋介绍称,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指示,按照两办《意见》要求,结合审判工作实际,上海高院党组提出了“司法机关要承担起法治人才培养的共同责任”的命题。与全国24家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学术交流、实践教学、互聘互派等10个方面开展深度合作。这次巡讲的启动,是上海法院与包括武汉大学在内的各高校之间,合作工作进入了新阶段,合作内容有了新载体,合作能级获得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