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入口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这是我国首份国家层面反食品浪费文件。《行动方案》提到,到2027年年底,粮食和食物节约长效机制更加健全,粮食损失和食品浪费统计调查制度、标准规范和指标体系不断完善,粮食生产、储存、运输、加工损失率控制在国际平均水平以下,餐饮行业、机关食堂、学校食堂、企业食堂等人均每餐食品浪费量明显下降,餐饮浪费得到有效遏制。
“有时候我们在学校食堂里开云入口,会发现一些孩子有浪费食物的现象。有些小孩碗里剩好多饭开云入口,直接当垃圾倒掉。”提到这些现象,王凤忠感到很焦急。他说,有些人认为现在都是农业机械化时代了,种粮不像过去那么辛苦,但实际上,每粒粮食产生的背后,都是各种自然资源的消耗,而我们的地球要供养几十亿人,消耗资源量巨大,节约粮食,应是每个人的义务。
生产粮食,需要大量的水、土地等资源。有人统计过,每生产1公斤粮食要消耗800公斤水,而中国每年要生产1万多亿斤粮食。王凤忠说,随随便便倒掉的一碗饭,浪费的不仅是粮食开云入口,还有宝贵的自然资源。粮食浪费越多,水土资源消耗就越多。而我国又是一个耕地资源比较紧缺的国家,是用占世界7%的耕地资源,养活占世界20%的人口。
即使再好的农作物品种,在植株成长期间也会出现损失。“比如爆荚损失,大豆、油菜籽等过于成熟时,豆荚会爆开开云入口,籽粒被爆飞,掉到地里,就意味着减损了。还有气候带来的问题,如小麦,一般都在梅雨季节来临前收获,如果稍微耽误几天,下一场雨,损失就会很大。而且雨季易发赤霉病,如果能在这之前收获,赤霉病就可能不会发病。”他说。
当然,最大头的粮食浪费是在消费环节,尤其是餐饮浪费。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课题组2015年撰文《我国粮食供求及“十三五”时期趋势预测》指出,据估算,在消费环节,全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1000亿斤,可供约3.5亿人吃一年。《2023年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报告》也同样显示,我国食物总体损耗浪费率为22.7%,包括粮食、蔬菜、水果、肉蛋禽类等在内的食物,2022年损耗浪费总量达4.6亿吨,造成的经济损失1.88万亿元。
《行动方案》从粮食节约减损行动、全民节粮意识提升行动、餐饮行业反浪费行动、单位食堂反浪费行动、加强损失浪费统计调查等方面对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作出了要求。《行动方案》在“粮食节约减损行动”中提到,要制定水稻、玉米、小麦、大豆机收减损技术指引和机收作业质量标准,推广集中育秧、精量播种等技术,引导农户适时择机精细收获;推动粮油适度加工标准化,推广应用轻度磨皮、高精度分筛等工艺,推广低温升碾米、柔性碾米等设备。深入推动饲料粮减量替代,充分挖掘利用杂粮、杂粕、粮食加工副产物等替代资源,加强米糠、麸皮、胚芽等粮油加工副产物资源化利用。
此外,《行动方案》对餐饮行业和单位食堂等社会主体作出了明确要求。该方案指出,要鼓励承办宴会的餐饮服务经营者与消费者约定反餐饮浪费义务,签订合同的可单列反浪费条款。鼓励消费者在外卖订餐时选择“无需餐具”、消费后参与“光盘打卡”等,探索在消费者反馈评价机制中完善反餐饮浪费有关内容。建立健全厨余垃圾分类收集、投放、运输、处理体系,推动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在“单位食堂反浪费行动”中,《行动方案》对机关食堂、学校食堂、企业食堂分别作出了要求。方案指出,全面推行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工作成效评估和通报制度,强化结果应用,将反食品浪费情况作为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考核等的重要内容;学校食堂需要加强采购、储存、加工、烹饪、分餐、供餐管理,对学校用餐人员数量、结构进行监测、分析和评估,做到计划生产、按需供餐、物尽其用;而国有企业需要探索建立食品浪费与食堂经营管理人员、后勤人员薪资绩效挂钩制度。
王凤忠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推动粮食减损就是增产。他介绍,《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3》显示,到2035年,若我国粮食收获、储藏、加工和消费环节实现三大主粮损失率减少40%,可降低三大主粮损失约1078亿斤,这相当于粮食减损再造一个千亿斤增产行动开云入口,“所以说,减损就是增产、减损就是增收、减损就是增供、减损就是增效。”
据公开资料显示,我国在2021年正式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该法律详细规定了反食品浪费的原则要求、各类主体责任、激励和约束措施,标志着我国把制止餐饮浪费纳入法治轨道。2023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制止婚宴餐饮浪费工作的通知》《关于发挥网络餐饮平台引领带动作用 有效防范外卖食品浪费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刚性的制度约束,为坚决制止“舌尖上的浪费”提供了有力支撑。
很多读者注意到,在朱德庸的新书里,男主角没有头,女主角没有脸,这并非他刻意为之。“现在回头看,我才明白自己想表达的是‘匿名的情绪’开云入口,这些情绪并非某一个人的专属,而是普遍存在的、共通的心理状态。”他说,“我希望读者能够把自己的感受投射到这些作品中,而不是单纯把情绪归结为画中人物的经历,认为这些情绪‘不是我自己的’。”
比如,《惩戒办法》规定因实施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人,适用金融惩戒、电信网络惩戒、信用惩戒措施,惩戒期限为3年;经设区的市级以上公安机关认定具有非法买卖、出租、出借电话卡、物联网卡、固定电话、电信线路、短信端口、银行账号、支付账户、数字人民币钱包、互联网账号等行为的单位、个人或相关组织者,适用金融惩戒、电信网络惩戒以及纳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惩戒期限为2年,明确对不同惩戒对象实行不同种类的惩戒。
值得一提的是,《惩戒办法》还进一步规范和细化了电信网络惩戒措施。如何对被惩戒对象使用电信服务和互联网应用进行惩戒?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管理局副局长刘伯超介绍,具体来讲,工业和信息化部收到公安机关的惩戒名单后,依据职责组织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服务提供者依法依规对被惩戒对象(包括单位和个人)实施惩戒。惩戒范围包括被惩戒对象名下的电话卡、物联网卡、电信线路、短信端口等电信业务,以及存在涉诈风险的互联网账号功能及业务等。
“惩戒措施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限制被惩戒对象名下存量业务的使用开云入口,二是不得为被惩戒对象办理新业务。”刘伯超表示,这些惩戒措施,“惩”只是手段,“戒”才是目的。一方面提高被惩戒对象的违法成本,在信息通信行业对被惩戒对象形成强大约束,促使被惩戒对象自身“戒除”失信行为,有效防范更多违法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能够对社会产生警示、震慑效应,引导各类主体合法合规使用电信及互联网业务,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最终,通过与其他相关部门相互配合、各司其职、形成合力,推动构建“一处违法,多处受限”的长效监督体系,更好地服务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
在回应如何在电信网络惩戒措施实施过程中保障被惩戒对象的权益时,刘伯超强调,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严格按照“依法依规、过惩相当”的原则,将采取必要举措保障被惩戒对象的合法权益。一是依法严格限定惩戒范围。在确定惩戒范围时,严格遵照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相关规定。二是依法充分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在惩戒期内,会为被惩戒对象保留一张名下非涉案电话卡,同时,这个非涉案电话卡可以绑定被惩戒对象名下互联网账号。另外,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充分保障被惩戒对象的知情权,配合公安机关在惩戒通知书中向被惩戒对象明确告知相关权利和沟通渠道。三是建立高效、畅通的申诉救济机制。工信部门将会同公安机关建立申诉救济机制,明确申诉受理、流转及处理流程,协同公安机关审慎做好相关工作,确保相关投诉、申诉得到及时有效处理。